白癜风食疗方法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601382.html中医---舌诊
舌诊
编辑讨论
舌诊是观察舌头的色泽、形态的变化来辅助诊断及鉴别的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舌诊,诊断学名词。为望诊重点内容之一。观指标。
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苔由胃气所生。脏腑通过经脉与舌相联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客系,手少阴之别系舌本,足少阴之脉挟舌本,足厥阴之脉络舌本,足太阴之脉连舌本,散舌下,故脏腑病变,可在舌质和舌苔上反映出来,舌诊主要诊察舌质和舌苔的形态、色泽、润燥等,以此判断疾病的性质、病势的浅深、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及脏腑的虚实等。
中文名
舌诊
外文名
tonguediagnosis
分类
裂纹舌、胖大舌等
中医诊断指标
舌诊
来源
《辨舌指南》
注意事项
光线、饮食或药品、口腔
目录
1简介
2相关示例
?裂纹舌
?胖大舌
?齿痕舌
?薄白苔
?薄白干苔
?白苔燥裂
?*腻苔
?*燥苔
?*苔
?薄*苔
?灰苔
?黑苔
?暗紫舌
?焦*苔
?淡白少津舌
?淡白夹瘀舌
?淡白光莹舌
?淡白湿润舌
?鲜红裂纹舌
?鲜红舌白点
?老舌
简介
编辑
曹炳章《辨舌指南》:“辨舌质可辨脏腑的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进行舌诊时应将舌质和舌苔辨证结合,一般情况下二者反映病变是一致的,但也有不一致现象出现,这就需要综合分析,全面衡量,参考其他证候,做出正确的判断。
主病及相关研究:正常舌象: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舌面铺有薄薄的、颗粒均匀、干湿适中的白苔,常描写为“淡红舌、薄白苔”。
观舌,主要是观察舌质和舌苔两个方面的变化。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有胃气所生。所谓“胃中生气”是指脾健运化,胃主受纳(即认为是人体消化机能正常),脾胃生理功能正常则舌上可现一层薄润的舌苔。机体在疾病病理变化过程中,阴阳的盛衰,气血的调和,津液的存亡,均可直接反映在舌苔变化中,察舌苔的变化,即可知脏腑盛衰(内脏器官病变)、病邪凶吉进退(疾病严重程度)。
诊
舌的注意事项:
1.光线影响
光线的强弱与色调,对颜色的影响极大。望舌应以白天充足而柔和的自然光线为佳,如在夜间或暗处,用日光灯为好,光线要直接照射到舌面,避免面对有色的门窗。
2.饮食或药品影响
饮食及药物可使舌象发生变化,过冷过热的饮食及刺激性食物可使舌色发生改变。过食肥甘之品及服大量镇静剂,可使舌苔厚腻。
3.口腔对舌象的影响
牙齿残缺,可造成同侧舌苔偏厚,镶牙可以使舌边留有齿痕,睡觉时张口呼吸者,可以使舌苔增厚等,临床上应仔细甄别,以免误诊。
相关示例
编辑
裂纹舌
舌面见多少不等,深浅不一,形状各异的裂纹,称裂纹舌。
主病及相关研究:裂纹舌多为阴虚热盛之证。
裂纹舌主病:
(1)热盛伤阴,多为红绛舌有裂纹;
(2)血虚不润,多为淡白舌有裂纹,
(3)脾虚湿浸,多舌质淡白胖嫩,边有齿痕,又有裂纹。治宜滋补阴精,益气生津;补脾渗湿;补阴泻火;清热润燥。
另外,裂纹舌指舌质之裂纹,也指舌苔之裂纹;在辩证时,应从苔的干润来辨,若因干而裂,为外感疾病热灼津伤,燥热严重。若苔上有津而裂,多为气虚所致。
现代研究认为舌上浅裂纹主要是由于舌粘膜萎缩,使舌的纵纹或横纹透出表面而形成,舌的深裂纹则为较严重的舌萎缩性病变,使舌上皮层失去正常结构,部分乳头变扁平而融合,部分则萎缩断裂形成裂纹,在其下可见到有增厚的疤痕收缩现象。
《辨舌指南·辨舌之质本》认为平人之舌无纹,有纹为血衰,裂纹多少深浅,反映血衰之甚微。
——舌生横裂纹为素体阴亏,如冰片纹,多为老年阴虚
——舌绛无苔或有横直纹而短小者,为阴虚液涸
——舌见裂、断纹如人字,川字,属胃燥液枯而实热内逼。
——舌红见人字纹,乃邪初入心。或阴证误用凉药
——舌红而裂,大渴引饮者为上消
——红赤苔腻厚而裂纹,为脏腑实热
——无苔无点而赤裂,为阴虚火炎
——舌绛干燥裂纹,为邪热入肝或阴液大伤
——但裂不光,为胃阴不足,痰热凝结
——若舌绛而边尖破碎,又有血痕而痛,为阴液大亏,心火上炽
——舌*有虎斑纹者。为气血两播
——舌红润而有黑纹,为厥阳之寒证
——下后反见人字纹者,为肾气凌心
——中有袭纹者,多属胃气中虚
——淡白舌有发纹满布者,为脾虚湿侯,舌红露黑纹数条而苔滑者,为水乘火位之寒证
——舌现蓝纹,在伤寒为胃气衰微,在杂病为寒积滞宫中
——裂纹而出血,血液灼枯,舌尖出血,为心经邪热塑盛。
——由于裂纹舌兼证较多,在临床疾病的病种中较少见,具体可参考各兼证。
有此类舌象的病人一般病情较复杂,治疗宜按辨证施药。[next]
胖大舌
舌体虚浮胖大,或边有齿痕,色淡而嫩的称胖大舌。
主病及相关研究:胖大舌亦有古籍将其与肿胀舌合论。实则,大舌是由脾之阳气虚衰,或兼寒湿而致舌体胖
大,虚浮,嫩软色淡,常有也痕,属虚,当与肿胀舌区别而论。
胖大舌主病:
(1)脾虚,证见舌体胖大而嫩,色淡。舌边有齿痕,舌苔薄白,面白形寒,少气懒言,倦怠食少,腹满便溏,脉虚缓或迟弱。多由于水饮痰湿阻滞,水湿潴留舌体致舌体胖大。若谈白胖嫩,舌面水滑,属脾肾阳虚,气不化津,水湿上泛所致,治宜健脾益气,临床多见于肥胖症、甲状腺功能低下、贫血等病人的舌象。
(2)肾虚水泛,证见舌大胖嫩,色淡,边有齿痕,腰以下肿甚,小便少,形寒神疲,四肢厥冷,面色晦暗或晃白,脉沉迟或沉细,治直温阳利水,真武扬之类,另外若见舌淡红而胖大,伴*腻苔,多是脾胃湿热与痰浊相搏,湿热痰饮上溢所致。治宜化湿逐痰。宜茵陈、木通、滑石、石膏、栀子以清热利湿。
临床多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病人的舌象。
齿痕舌
舌体的边缘见牙齿的痕迹,即为齿痕舌。
主病及相关研究:齿痕舌多因舌体胖大而受齿缘压迫所致,故齿痕舌常与胖大舌同见,多属脾虚,主虚证。若舌质淡白而湿润,所为脾虚而寒湿壅盛。
齿痕舌的成因,多由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阻于舌而古体胖大,受齿列挤压而形成因痕,故齿痕常与胖嫩舌同见,一方面由于舌体水肿,属脾之阳虚而湿盛,另一方面由于舌体肌肉松弛,张口不足,属脾之气虚。
齿痕舌主病:
——淡白湿润而有齿印,属寒湿壅盛
——淡红而有齿痕,属脾虚或气虚
——红而肿胀满口,边有齿痕,多属湿热痰浊壅滞
总之可分成气虚与阳虚两型:
(1)气虚型:脾气虚弱,主证:舌质浅谈,舌苔薄白,舌体胖嫩,舌边齿痕,面色恍白或痿*,气短懒言,头重身肿,倦怠乏力,自汗,饮食减少,食后腹胀,泛恶欲吐,大便溏泻,脉细弱无力。治则:补中益气。
(2)阳虚型:主怔:舌质谈白,舌面湿润多津,或舌面水滑,舌体圆大胖嫩,边有齿痕。面色苍白或青黑,神疲乏力,倦怠喜卧,口淡不渴,纳呆食少,腹中冷痛,得温方舒,胃寒肢冷,尿清便塘,或见浮肿,脉沉微。治则:辛温补阳。
薄白苔
铺于舌面,颗粒均匀。干润适中。
主病及相关研究:
薄白苔,舌色淡红清润,为正常情况下最常见之舌苔,当为“胃中生气所现”。
薄白苔的形成,主要由于口腔咀嚼、吞咽与唾液。饮食的综合作用,使舌粘膜丝状乳头间的物质与角化上皮不断被清除脱落,使舌苔仅有薄白一层。
但当风寒、风湿、寒湿等六淫之邪(六淫包括:风、寒、暑、湿、燥、火),病尚在表(表浅或初期),还未里传(加重或发展),且病邪(病情)较轻,脏腑之气(内脏功能)未伤时,舌苔多见薄白苔。故有“薄白苔主表”之说。
《辨舌指南》中说“凡舌苔白润而薄,邪在卫分(中医按卫、气、营、血由浅入深划分病情深重的四个层次,卫分为最轻的层次。),可汗(发汗法),……如麻*羌活之类”常见的舌苔薄白而润滑,舌质正常,多属外感风寒症,若伴有恶寒发热,肢体酸痛,头项强痛。无汗或少汗,脉浮紧,则可用散风寒解表的麻*汤加减;若舌质红,苔薄白而润,属外感风热或外感风寒化热,可用荆防败*散加减。
常用的中成药有:感冒清热冲剂、通宣理肺口服液等。
薄白干苔
白苔薄铺舌面,津液较少而苔偏干燥。
主病及相关研究:
薄白干苔由于肺脏津气两伤,气虚则无以化津,津少则无以润舌。苔势因失濡养而干燥。
主病多为风温入肺,邪气伤肺,或为阳虚不能化津上润,肺之气津两伤;前者当清润化燥,可用银翘散加养阴清热生津之法;而后者当益气生津,宜升阳益气之法。
上述薄白干苔如伴有感冒、咳嗽、白泡末痰等症状可参考用药。常用的中成6.厚白腻苔 舌象为苔色白而厚,颗粒坚紧或疏松,可布满全舌,亦可边尖较薄,中、根部较厚。
主病及相关研究:厚白腻苔多由中焦脾胃的阳气不振,以致饮食停滞,或为湿浊痰积之候。
《辨舌指南》:“舌苔白腻,胸隔闷痛,心烦干呕;时欲饮水,水入则吐,此热因饮郁,宜辛淡化饮。”
厚白腻苔主病:主湿、主痰、主寒。
由外感寒湿之舌苔白腻,为感受寒湿之邪。寒则令色白,湿则主腻苔;因寒湿在表,故舌苦可呈薄白而腻,治当温散寒湿,
由湿阻膜原之舌苔白腻,为感受湿热病*所致,亦可因湿浊内蕴又复感外邪引发;湿热由表入里,蕴伏于膜原之间。阳气被郁,湿浊上泛而见白厚腻而干之舌苔,或白如积粉。治宣化湿辟浊兼清热,方用达原饮。
由寒饮内停之舌苔白腻,为脾阳不振,水饮内停所致舌苔白而厚腻,或水滑。治宜温阳醒脾行水,
值得往意的是,热因饮郁,水饮湿浊之邪盛于外而上溢于舌,使舌苔白而厚腻,并不现*苔;然毕竟中郁有热邪,故可见心烦干呕,时欲饮水,当辨这种病变不同于湿热郁蒸之现*苔。临床多见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衰等重症病人的舌象。此类舌象的病人一般病情较复杂,治疗宜按辨证施药。
白苔燥裂
舌象为苔色白,可薄可厚,颗粒粗糙而疏松,干燥且质硬,望之如砂石,扪之糙手,即为白糙苔,若颗粒较细,质地板硬,巳布有纵横裂纹,称白苔燥裂。
主病及相关研究:白苔和燥裂两者亦可同现于舌面,故统称白苔燥裂。总因内热暴起,津液暴伤所致。多见于急性温热病,燥热暴起,津液暴伤,真阴将竭,而苔色尚未及转*之时,若苔虽白裂,却不甚干,常见于暑温,暑热伤气,内夹湿浊。
《舌鉴辨正》:“白苔燥裂舌,乃因误服温补,灼伤真阴,无*黑色者,真阴将枯竭舌,舌上无津,苔已干燥,故不能变显他色。”
白苔燥裂主病,主暴热伤津;治宜生津泻热;主暑热伤气,内夹湿浊,治宜清暑益气。
临床多见于外感热病和急性传染性疾病人的舌象。常用的中成药有:板蓝根冲剂等。
*腻苔
舌象为苔色*而粘腻,颗粒紧密胶粘,加*色粉末调涂舌面。
主病及相关研究:
*腻苔由邪热与痰涎湿浊交结而形成。苔*为热,苔腻为湿,为痰,为食滞。
*腻苔主病:主湿热积滞,痰饮化热或食滞化热等证;亦主外感暑热,湿温等证。治宣清热,化湿,祛痰。
另外,辨*腻苔;尚应注意结合舌质合参。
——若淡红舌,*苔满布舌面,苔色润泽不燥;边尖兼少许白苔,因外邪传里化热,进入阳明胃腑而生。主病,热入阳明证,气分湿热症,肝胆疾患及尿路感染,多种发热疾病。治宜清热解*,疏通表里。
——若红舌,*腻苔,中厚而边薄,紧密细腻,根部尤甚,则多因热痰互结,或湿邪入里化热,或温热之邪结于胃肠,尚未至阳明燥实。
——若舌色深红发绎,则又为营热深重之候;主病;热痰互结。中焦湿热;胃肠宿食。治宜清热化湿,涤淡导滞。
——若紫舌,灰*厚苔,苔润而不燥,即为寒热错杂,热从寒化,或寒从热化之危重之候,多因为热病不愈,心阳暴衰,停痰厌饮久久不愈,兼感外邪,入里化热;盛夏炎热,恣食生冷而发中寒霍乱;阴盛于内,逼热上浮;素体内有瘀血。又感邪化热;故主病为真寒假热,心肾阳衰,霍乱吐泻,哮喘诸证。治宜温通心肾,回阳救迎;清热化池;活血化瘀。
——若紫暗舌,*腻苔,舌体胖,舌面满布*苔。夹有白苔,中根较厚,其色*而厚腻,其形成可因阴证央食,可因痰湿内郁,可因寒邪凝滞,可因湿食阻滞中焦,气血郁阻,亦有湿热与胃肠糟粕搏结之证。治宜温阳健脾,活血消积。
临床多见于急慢性胃肠炎。胆囊炎,尿*症等病人的舌象。
此类舌象的病人一般病情较复杂,治疗宜按辨证施药。
*燥苔
舌象为苔色*干而少津(津液),属邪热伤津之病变。
主病及相关研究:*燥苔:成因有数种:
(1)苔薄*而干,为病初外邪化热入里,邪热伤津
(2)苔*而干燥,为气分热盛,津液已伤
(3)舌苔干色*,满舌厚积,为实热里证
(4)若苔色老*焦燥起刺,或中有裂纹,为表邪已解邪气内传。结聚脏腑。
(5)若病后期苔由厚而薄,色由深而浅,干而少津,则为邪热虽退,津犹未生之候。
*燥苔主病:邪热传里,治直泻热清里。气分热盛津伤,宜辛寒清气,泄热保津。实热里证,邪热结脏腑。宜苦寒攻下以泄热救阴。热退津伤,治宜甘寒生津。
因*燥苔多合并有复杂的主病,所以用药也要根据病情来定。
*苔
常见的病理舌苔,在部分健康人中也可见到*苔。
主病及相关研究:
*苔正常人中所见的苔主要为薄*苔,薄*腻苔。厚*腻苔发生随年龄而增长。
*苔颜色有淡*、嫩*、深*、焦*等,多分布于舌根及正中间部分,亦可满布全舌,同时,如前所述,*苔也可与其他苔色如白苔兼见,而各种*苔中又有厚薄、润燥、腐腻不同。
*苔主病,主脾胃病、主里证、主热证。《百鉴辨正。*苔总论》认为*苔,表里实热症有之,表里虚寒证则无。邪热熏灼令苔现*色,淡*为热轻;深*为热重;焦*为热结。外感病舌苔由白转*为表邪入里而化热,在伤寒则属阳明;在温病则属气分。而表证、虚寒证亦可见*苔:若薄白带淡*苔,为风热表证或风寒在表化热,若淡*厚苔,为胸腔湿热,气滞不宣;若舌谈胖嫩,苔*滑润。为阳虚水混下化、因此说,*苔主里是基本的,但不足绝对的。
*苔形成机制的现代研究:
(1)*苔形成与体温升高有关;
(2)*苔与炎症感染有关;
(3)*苔与消化道功能紊乱有关;
(4)*苔与古苔微生物有关。
总之,研究者们认为,*苔与感染炎症及发热而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关系最大,由干舌局部丝状乳头的增殖,口腔唾液腺体分泌减少。加上局部着色作用,舌的局灶性炎症渗出,以及产色微生物作用,共同形成*苔。
由于*苔兼证较多,在临床疾病的病种中也很多见,具体可参考各兼证。
有此类舌象的病人一般病情较复杂,治疗宜按辨证施药。
薄*苔
舌上苔呈*色,薄*苔薄白中带有浅*苔,色淡*。
主病及相关研究:*苔是常见的病理舌苔,在部分健康人中也可见到*苔。常见的*苔主要为薄*苔,薄*腻苔。厚*腻苔发生随年龄而增长。
薄*苔多由白苔转来,示病变已由寒(六淫中的寒)化热。由表入里(病情加重或病期延长)。
《伤寒论本旨》中说:“凡现*苔浮薄色谈者,其热在肺,尚未入胃。”其中,言肺,指肺气所主之卫分(中医按卫、气、营、血由浅入深划分病情深重的四个层次,卫分为最轻的层次。)即病犹在表(表浅);言胃,指里(深层)证。
——若薄*而润苔,多由表邪初入里,里热不甚(不严重),津液未伤;治当清热透表(把病邪从表浅的卫分通过发汗驱逐出去)
——若薄*而干苔,则当辨(分辨)病人不恶不怕)寒反恶热(反而怕热),为伤寒外邪初入(刚刚进入)阳明(胃)之里,或温热之邪欲入(要进入)气分,为胃家热而未实(胃中有热但并不太重)),热邪伤津之证。宜甘寒轻剂以濡养津液
——若薄白而带浅*苔,为风热在表或风寒化热,当辛凉解表。
上述薄*苔有伴有:
(1)发热头痛、咽干乏力、咳吐*痰等可试用清热透表类药。
常用的中成药有:银翘解*丸、银翘解*冲剂、银*口服液、芎菊上清丸、清热解*口服液、养阴清肺丸、养阴清肺口服液、双*连口服液等。
(2)发热重恶寒轻、咽痛、咳吐*痰等可试用甘寒轻剂类药。
常用的中成药有:抗病*口服液、金莲清热冲剂、银翘解*冲剂等。
灰苔
舌上苔色呈现灰中带黑者,称“舌苔灰黑”。
主病及相关研究:
灰苔严格说,舌苔灰与舌苔黑之色泽、主病不尽相同。然苔色渐黑即为灰;苔色深灰则为黑,苔灰主病略轻,苔黑主病较重,随病情发展与转归,两者又密切相关。
灰苔常由白苔晦暗转化而来,或与*苔同时并见,《辨舌指南。辨舌之颜色》:“灰色苔者,即黑苔之轻也。加以青*和入黑中,则为灰色也,当与黑苔同治”一般主里证,但尚有寒热之分。《伤寒指掌,察舌辨症法》:“舌苔灰黑而滑者,此寒水侮土。太阴中寒证也。……宜理中汤主之。如杂症而现黑滑苔者,必是湿饮伤脾,宜温中和脾逐饮治之。”可见灰苔湿润,多为痰饮内停,寒湿内阻;若苔灰而干,多属热炽伤津,见于外感热病。或为阴虚火旺,见于内伤杂病;邪热传里,时疫,郁积,蓄血等,均可见灰苔。
总之灰苔主病:灰苔干燥,主阳明腑实,阴液已伤,若腑实证在,治直苦寒攻下;若无腑实证候,脉细数,治宜苦寒救液。若灰苔粘腻,主痰湿内阻,温病兼挟痰湿之证,或伴其他险恶证候,还当细辨。治宜温中燥湿,芳香清化。灰苔滑润,兼吐利脉细,主阳虚有寒之阴证,治宜温阳祛寒,如四逆,理中等。
另外灰苔主病有寒、热、淡湿之不同,临床还需结合舌质、舌面润燥及其它证候审察辨证。
黑苔
较灰苔色深,多由灰苔或焦*苔发展而来。
主病及相关研究:黑苔:常出现于疾病严重阶段。
《舌鉴辨正。黑舌总论》认为:“凡舌苔见黑色,病必不轻,寒热虚实各证皆有之,均属里证,无表证也。”但当辨吸烟染黑之苦。《中医舌诊。诊察苔色》辨黑苔,灰黑色为黑中带紫;乃邪热在三明经,淡黑色为黑中带白,属寒湿在里;若苔薄而黑如烟煤之色,属中焦阴寒。若中黑而边白质润,为虚寒央湿,多见脾阳不振,或水饮内停。若白苔中满生干黑芒刺,当分润燥;如湿润不碍手,剥之即净,属真寒假热,如干糙而刺手,为寒邪化热,为十二经皆热极;若*边黑腻苔,为湿热内蕴之征,嗜酒之人尤多见,治当燥湿清热。
黑苔主病:主里、上热极,主寒盛。
若黑灰滑腻苔,为寒湿浊邪停于胃肠之象,主寒饮痰湿。湿痰郁热,治宜温中燥湿,芳香清化
若黑苔分布于舌之左右,中为白苔,舌色正,干、润适中,为寒实证,为中焦虚弱,外袭之寒邪入于胃腑,致饮食停积不运;主病:中焦寒况;脾胃实热,当温中散寒。
临床多见于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癌、胃癌等病人的舌象。
此类舌象的病人一般病情较复杂,治疗宜按辨证施药。
暗紫舌
舌色暗紫,晦暗不润泽,紫中略带灰色。
主病及相关研究:暗紫舌成因有三:
(1)热邪深重,津枯血燥,血行瘀滞。主病:热邪入血,治宜凉血散血。
(2)素有瘀血,又感温热之邪热入于营分,血热瘀蕴,经脉阻滞,可伴腹内结块,胀痛,痛以刺痛为主,痛处不定,肌肤甲错,黑黯消瘦,主病:营热夹瘀,治宜清营破瘀。
(3)温热夹湿兼瘀,湿与热并,瘀蕴不解,主病:血瘀湿热,治宜化瘀利湿。
由于暗紫舌兼证较多,在临床疾病的病种中也很多见,具体可参考各兼证。
有此类舌象的病人一般病情较复杂,治疗宜按辨证施药。
焦*苔
舌象为苔色老*而焦,或厚而色深*,*褐色,尤以中心或舌根部为甚。
主病及相关研究:焦*苔为胃家实热内结之象。《国医舌诊学》“*而干者,胃液伤也;老*焦裂者。热甚也;老*甚而黑者、火极似水也,宜急治;*而燥刺,中黑通尖。或利臭水者,肠胃腐败也。”
若细分舌质辨,则分淡白舌,根焦*苔,为舌体较大,舌质谈白,舌尖致舌根满布*苔夹白,舌根部干而少津,呈焦*色。
*苔乃胃热炽盛之象,多由病邪入里化热而发;亦或热邪直入阳明,温邪进入气分,根部焦*乃胃、肾阴液大伤,故主病:阳明腑实证,脏腑三焦实热,或温热病后期,胃肾阴亏,及多种发热症及感染性疾病,治宜苦寒泻下,清热生津。
又绛舌,焦*苔,舌质红绛,两侧绛而发紫,舌根部焦*色苔,燥而少津,为外感邪气,化火入里,灼伤营血,津液耗损,胃肠实热,肾阴亏损,从而使阴津不足。邪热与糟粕结于胃腑,津液日枯,令舌质由红到绛,令苔色由*转焦而无津。主病:温热病邪入营血,或兼阳明燥实证,各种感染性疾病,各种长期发热不退。治宜清热通里,凉血解*。
由于焦*苔兼证较多,在临床疾病的病种中也很多见,具体可参考各兼证。
有此类舌象的病人一般病情较复杂,治疗宜按辨证施药。
淡白少津舌
舌上津液不足,甚至没有津液。
主病及相关研究:
淡白少津舌多因阳气虚损,不能生化津液,或阳虚水停,津液敷布不利,不能上承舌体所致。舌色淡白少津,津液由水谷精微经过阳气温煦而化生,复经阳气运行而输布全身,若中、上焦脾肺阳气虚弱,则脾阳不能生津,肺气无以布津。如腹中停水患者,口舌反而干燥,即是一证。阳虚,则既不能化水成津,荣润诸窍,又不能散布津液而致舌淡白少津。
淡白少津舌主病:阳气虚损,津液不足。治宜扶阳益气,生津润燥。
临床多见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轻度贫血等病人的舌象。上述舌象如伴有:
脾胃不和——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呕吐恶心,肢体沉重,舌苔白厚而腻,脉缓者可试用健脾燥湿类药
脾胃虚寒——胃脘隐痛,泛吐清水,喜暖喜按,饮食减少,神疲乏力,舌质淡,脉软弱者可试用健脾开胃,行气消痞类药
淡白夹瘀舌
舌苔薄白,舌质淡白,有瘀斑。
主病及相关研究:前人关于淡白含文献中,较少论及淡白夹瘀(斑、点)舌象,临床确有此类舌象,分析其形成原因,当与血虚兼瘀有关。现代舌微循环研究发现,淡白白舌之凿状乳头内微血管充盈不足,且血流缓慢,血管口径变细,而导致局部血流瘀滞,红细胞聚集,引起局部血瘀而即见淡白舌,边尖可见瘀斑、瘀点。主病:气虚血瘀。血虚血瘀。
临床多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各类重度贫血病人的舌象。
治宜:养血益气活血。
淡白光莹舌
舌色淡白,舌面苔全部脱光,颗粒全无,平滑如镜,舌质似新剥皮之鸡肉。
主病及相关研究:淡白光莹舌由于脾胃损伤,气血两虚,久久不能恢复,造成营养不良,舌质的不到足够的营养,使舌苔逐渐脱落,又无新苔续生,使全舌淡白而光莹。
另外当辨淡白光莹舌与纯熟白舌和淡白透明苔舌之区别。《伤寒舌鉴。白苔舌总论》:“舌见白苔如熟之色,厚厚裹舌者,”可见亦有白苔厚积之象,为阳微不能蒸化水谷,致气血双亏。有淡白透明首舌,为全舌明净,被覆一层极薄的透明苔,好似浮胖,淡白湿亮,《舌鉴辨证》:“淡白透明舌,不论老幼,见此者即是虚寒,宜补中益气汤加姜、桂、附……。”即认为此舌由于中阳不振,水湿之气反而上显,出现骤视无苔的透明薄苔,当温补脾肾之阳。当予鉴别。
在临床甲状腺机能减退和水肿的病人多见此舌。
治宜养胃健脾,补气生血。
淡白湿润舌
舌色淡白,舌上润,或湿润多津。
主病及相关研究:前者淡白舌为气血两虚,其舌体大小正常或略小,气虚则不能生血,或血虚而后又气虚,最终气血两虚。不能上荣舌面,多由于疾病久延,失血过多所致,治宜气血双补,缓缓图功。
后者湿润舌为脾虚寒湿淡白舌,其舌体胖嫩,舌边有齿印,多因脾阳亏损,脾虚化源匮之,脏腑经络无以滋荣,则舌淡白无华,脾虚无以制水,水湿失于运化,浸润于舌,则舌体湿润胖嫩。治宜温脾助阳,祛寒逐湿。
临床多见于虚证、妇科大失血后气血两虚证病人的舌象。
鲜红裂纹舌
舌色鲜红,舌中有裂纹,如人字形等状。
主病及相关研究:
鲜红裂纹舌属心火播灼,热*熏蒸;若舌色深红,苔白而分布不均或无苔,舌面有很多裂纹如刀切状深沟,多见明虚火旺,不济火,或真阴耗竭。若舌中碎裂,属血枯液涸。如裂纹呈“人”、“川”字,或如直槽者,为热盛伤津,胃液灼伤,或肾水攻心所致。
鲜红裂纹舌主病:阴虚发热,邪入营血,胃阴不足,痰热凝结。治宜清心泻热,滋阴养液。
临床多见于发热、脱水致电解质紊乱,糖尿病,慢性肠炎,肝硬变等病人的舌象。
由于鲜红裂纹舌兼证较多,具体可参考各兼证。
有此类舌象的病人一般病情较复杂,治疗宜按辨证施药。
鲜红舌白点
舌色鲜红,舌面有散在白色小点,鼓起于舌面,为热*炽盛,舌将糜烂之兆。或散在白点,凹陷而低于舌面。
主病及相关研究:鲜红舌白点是由于脾胃气虚,不堪热*攻冲之象。
鲜红舌白点主病:热鼓炽盛,脾胃气虚而热*攻冲;治宜清热败*,养胃清热。
临床多见于心血管疾病心悸、浮肿等病人的舌象。
鲜红舌白点舌兼证较多,具体可参考各兼证。
有此类舌象的病人一般病情较复杂,治疗宜按辨证施药。
老舌
舌质纹理粗糙,形色坚敛,即为苍老舌。
主病及相关研究:老舌多由于邪气方盛,正气不衰,故质坚色苍。《临床验舌法。验舌分虚实法》认为,凡物之理,实则其形坚敛,其色苍老;虚则其体浮胖,其色娇嫩。而且,气尚稚,其质尚嫩,其气已盛,其质则坚。故不论舌色苔色如何,舌质苍老者都属实证。且邪热亢盛,气血塞实于上,正邪剧争,致使舌形色坚敛,故多主实热证。
《辩舌指南。辨舌之神气》亦认为舌质坚敛苍老,不论苔色*白灰黑,病多属实。
《察舌辨证新法。*苔类分别诊断法》认为,不反舌质有老嫩,苔色亦有老嫩之不同。凡苔色深浓枯暗质暗为老色,或老苔亦主实证。其中老*色苔,为胃中阳气旺盛之候。*如炒枳壳色为胃阳盛极,阳亢阴虚之候,*黑相间,如锅焦*色,抚之棘手,看之不泽,为胃中津液焦灼,口燥舌干之候。亦有阳气为阴邪所阻,不能上蒸而津液缺乏。
《临证验舌法》也指出,舌青苍老,是肝胆邪盛,宜泻火精肝饮治之;*而苍老,为啤胃两经邪盛,宜泻*散治之;赤而苍老,为心与小肠邪盛;白而苍老,为肺与大肠邪盛,;黑而苍老,为肾与膀眈邪盛,宜清肝饮。
现代研究认为:舌之苍老当与副交感神经张力减低而交感神经张力亢进有关,使唾液浆液性分泌减少,粘液分泌代之。
老舌兼证较多,具体可参考各兼证。
有此类舌象的病人一般病情较复杂,治疗宜按辨证施药。
九种体质+珍贵的舌诊图谱!无论是养生还是治病,中医都要根据体质下方。那么现代人都有些什么体质呢?
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带领的体质研究课题组历时30年,在我国东、西、南、北、中5个地域(江苏、安徽、甘肃、青海、福建、北京、吉林、江西、河南9省26市)进行了例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
目前中国人的体质主要有9种,
比较健康的“平和体质”仅占32.75%,
其它8种偏颇体质占到了67.25%。
嘿嘿,赶快来对照一下自己是什么体质?找一找最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
1、平和体质(占32.75%)
体质表现: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睡眠好、性格开朗,社会和自然适应能力强,恭喜您,典型的平和体质!容易患病:不爱得病。
调养方法
1、平和体质日常养生应采取“中庸之道”,吃得不要过饱,也不能过饥,不吃冷也不吃得过热。
2、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少食过于油腻及辛辣之物。
3、运动上,年轻人可选择一些强度大的运动比如跑步、打球,老年人则适当散步、打太极拳。
2、气虚体质(占12.71%)
体质表现:说话没劲,经常出虚汗,容易呼吸短促,经常疲乏无力,这就是气虚体质。这种人一般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比较胆小,不爱冒险。
容易患病:容易感冒,生病后抗病能力弱且难以痊愈,还易患内脏下垂比如胃下垂等。
调养方法1、多吃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食物,如*豆、白扁豆、鸡肉、泥鳅、香菇、大枣、桂圆、蜂蜜等。少食具有耗气作用的食物,如槟榔、空心菜、生萝卜等。
2、以柔缓运动,散步、打太极拳等为主,不宜做大负荷运动和出大汗的运动,忌用猛力和长久憋气。平时可按摩足三里穴。
3、常自汗、感冒者,可服玉屏风散预防。
3、湿热体质(占9.88%)
体质表现:如果你看到一个人,脸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还容易生粉刺、疮疖,一开口就能闻到异味,那他就是湿热体质。这种人还容易大便黏滞不爽,小便发*,性格多急躁易怒。
容易患病:疮疖、*疸等病。
调养方法1、饮食清淡,多吃甘寒、甘平的食物如绿豆、空心菜、苋菜、芹菜、*瓜、冬瓜、藕、西瓜等。少食辛温助热的食物。应戒除烟酒。2、不要熬夜、过于劳累。盛夏暑湿较重的季节,减少户外活动。适合做大强度、大运动量的锻炼,如中长跑、游泳、爬山、各种球类、武术等。3、日常可服六一散、清胃散、甘露消*丹等。
4、阴虚体质(占8.89%)
体质表现:如果一个人怕热,经常感到手脚心发热,面颊潮红或偏红,皮肤干燥,口干舌燥,容易失眠,经常大便干结,那就是阴虚。这种人外向好动,但性情急躁。
容易患病:易患咳嗽、干燥综合征、甲亢等。
调养方法1、多吃甘凉滋润的食物,比如瘦猪肉、鸭肉、龟、鳖、绿豆、冬瓜、芝麻、百合等。少食羊肉、狗肉、韭菜、辣椒、葱、蒜、葵花子等性温燥烈的食物。2、中午保持一定的午休时间。避免熬夜、剧烈运动和在高温酷暑下工作。宜节制房事。3、只适合做中小强度、间断性的身体锻炼,可选择太极拳、太极剑等。锻炼时要控制出汗量,及时补充水分。不适合洗桑拿。4、平时宜克制情绪,遇事要冷静,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可以用练书法、下棋来怡情悦性,用旅游来寄情山水、陶冶情操。平时多听一些曲调舒缓、轻柔、抒情的音乐,防止恼怒。5、可酌情服用六味地*丸、杞菊地*丸等。女性用药剂量应该比男性要轻。
5、气郁体质(占8.73%)
体质表现:这种人一般比较瘦,经常闷闷不乐,无缘无故地叹气,容易心慌,容易失眠。《红楼梦》中的林妹妹是气郁体质的代表,多愁善感、忧郁脆弱。
容易患病:失眠、抑郁症、神经官能症等。
调养方法1、多吃小麦、蒿子杆、葱、蒜、海带、海藻、萝卜、金橘、山楂等具有行气、解郁、消食、醒神作用的食物。睡前避免饮茶、咖啡等提神醒脑的饮料。
2、尽量增加户外活动,可坚持较大量的运动锻炼,如跑步、登山、游泳、武术等。另外,要多参加集体性的运动,解除自我封闭状态。
3、多结交朋友,及时向朋友倾诉不良情绪。
4、可以服用逍遥散、舒肝和胃丸、开胸顺气丸、柴胡疏肝散、越鞠丸等调节。
6、阳虚体质(占7.90%)
体质表现:即使再热的暑天,也不能在空调房间里多待。总是手脚发凉,不敢吃凉的东西。性格多沉静、内向。这些属阳虚体质。容易患病:水肿、腹泻等。
调养方法1、可多吃容易“发”(甘温益气)的食物,比如牛羊狗肉、葱、姜、蒜、花椒、鳝鱼、韭菜、辣椒、胡椒等。少食生冷寒凉食物如*瓜、藕、梨、西瓜等。2、秋冬注意保暖,尤其是足下、背部及下腹部丹田部位的防寒保暖。夏季避免吹空调电扇。3、可做一些舒缓柔和的运动,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操。自行按摩气海、足三里、涌泉等穴位,或经常灸足三里、关元,可适当洗桑拿、温泉浴。4、多与别人交谈,平时多听一些激扬、高亢、豪迈的音乐。5、可服金匮肾气丸。
7、痰湿体质(占6.29%)
体质表现:心宽体胖是这类人最大特点,腹部松软肥胖,皮肤出油,汗多,眼睛浮肿,容易困倦。性格温和稳重善于忍耐。容易患病:眩晕、胸痹、痰饮等。易患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
调养方法1、饮食清淡为原则,少食肥肉及甜、黏、油腻的食物。可多食葱、蒜、海藻、海带、冬瓜、萝卜、金橘、芥末等食物。2、平时多进行户外活动。衣着应透气散湿,经常晒太阳或进行日光浴。长期坚持运动锻炼。3、可服用化痰祛湿方,常用药物有白术、苍术、*芪、防己、泽泻、荷叶、橘红、生蒲*、生大*、鸡内金。
8、血瘀体质(占7.95%)
体质表现:刷牙时牙龈容易出血,眼睛经常有红丝,皮肤常干燥、粗糙,常常出现疼痛,容易烦躁,健忘,性情急躁。容易患病:出血、中风、冠心病等。
调养方法
1、可多食黑豆、海藻、海带、紫菜、萝卜、胡萝卜、金橘、橙、柚、桃、李子、山楂、醋、玫瑰花、绿茶等具有活血、散结、行气、疏肝解郁作用的食物,少食肥猪肉等。
2、保持足够的睡眠,但不可过于安逸。
3、可进行一些有助于促进气血运行的运动项目,如太极拳、太极剑、舞蹈、步行等。血瘀体质的人在运动时如出现胸闷、呼吸困难、脉搏显著加快等不适症状,医院检查。
4、可服用桂枝茯苓丸等。
9、特禀体质(占4.90%)
体质表现:如果在某一方面,比如对花粉或某食物过敏等,在中医上这就被称为特禀体质。多是遗传所致。容易患病:凡是遗传性疾病者多与亲代有相同疾病,或缺陷。比如出现药物过敏、花粉症、哮喘等过敏性疾病。
调养方法1、饮食宜清淡、均衡,粗细搭配适当,荤素配伍合理。少食荞麦(含致敏物质荞麦荧光素)、蚕豆、白扁豆、牛肉、鹅肉、鲤鱼、虾、蟹、茄子、酒、辣椒、浓茶、咖啡等辛辣之品、腥膻发物及含致敏物质的食物。
2、保持室内清洁,被褥、床单要经常洗晒,室内装修后不宜立即搬进居住。
3、春季减少室外活动时间,可防止对花粉过敏。
4、不宜养宠物。
5、起居应有规律,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避免情绪紧张。
舌是人体反应最灵敏的一个器官,舌粘膜是体内细胞氧化代谢最活跃的场所,因此,人体各系统疾病均能在舌上最灵敏地反映出来故有“舌之改变,常伴有系统之紊乱”之说。其中,尤以舌质的变化最能反映疾病,舌色是脏腑本色的反映。因舌质色泽的变化与气血的运行及盈亏有关,现代医学认为与血液流速,血液粘稠度及血管的舒缩,血液的量有关。
脾开窍于口,“舌为脾胃之外候”,“苔乃胃气之所熏蒸”,故舌苔对脾胃病理的反映是最早最及时的。以现代医学而言,舌苔的厚薄或剥脱取决于舌乳头的状况,舌乳头萎缩则舌苔剥脱,舌乳头角化的上皮细胞分化过多不脱落则舌苔变厚。不同体质都会对舌有影响。
1.正常舌
健康的舌头为“淡红舌,薄白苔”。有神而灵活。吐舌时,舌头大小与嘴角略有间隔;即使张口数分钟,舌头也不易干燥。舌下静脉呈现淡紫色,表示血液循环顺畅,身体状况佳。
2.血虚
气血虚弱;整体舌少淡白,无血色;舌苔薄;舌下脉络不明显
3.阴虚
舌质鲜红或为红绛舌;少苔、无苔或光剥;少津或有裂纹
注:舌有裂纹也不一定都是阴虚所致。
4.阳虚
舌体胖大,淡白,或有齿痕
5.血瘀
舌边、舌尖有黑色瘀点或瘀斑,整个舌质发暗、发紫或为青紫舌;舌下静脉曲张
注:肝主疏泄而藏血,具有条达气机,调节情志的功能。情志不舒或外邪侵袭引起肝气久郁不解,故情绪抑郁或急躁,胸胁胀闷,走窜疼痛;气为血帅,肝郁久不解,必致瘀血内停,气滞血瘀。
6.气虚血瘀
淡白舌或舌质暗,舌苔薄白;边尖可见瘀斑、瘀点;或舌下静脉怒张
7.痰湿
苔厚腻、滑腻,或感觉有痰堵塞在喉咙中,常伴有胖大舌、齿痕舌。
注:痰湿体质发生多由各种外因或内因导致脏腑气化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水湿停聚,聚湿成痰,痰湿内蕴,留滞脏腑,反过来影响脏腑功能。
8.脾虚湿盛
舌胖大,边有齿痕,舌苔满布,苔白腻,或舌根有微*色痰涎
注:齿痕舌多因舌体胖大而受齿缘压迫所致,故齿痕舌常与胖大舌同见,多属脾虚,主虚证。若舌质湿润,舌苔发白,所为脾虚而寒湿壅盛。若伴有*腻苔,多属湿热痰浊壅滞。
提示
中医有句话叫“治未病”,不要等有病再看医生,要没病的时候就注意自我诊断和保养,专家建议我们要学会每日两看。第一看就是每天早晨起来看自己的舌苔是不是正常,正常舌苔:舌色淡红明润、舌苔薄白均匀、苔质干湿适中,其实就是淡红舌、薄白苔。第二看是看大便,正常的大便是香蕉便,干燥和腹泻都说明整个消化系统有失衡的表现。
——以上知识仅限传播中医知识,不做治疗用。如果你属于某种体质,必然会有相应的症状,但不代表你有此症状就一定归类于该种体质,还要综合其他特征来看。
61张高清舌诊图谱,图文对照,珍藏版
舌诊脏腑部位分属图
据《内经》记载,舌的不同部位能反映不同脏腑的病理变化,在临床上有一定参考意义。舌尖候上焦心肺的病变;舌中部候中焦脾胃;舌根候下焦肾;舌两侧候肝胆。
《伤寒指掌·察舌辩证法》还有“舌尖属上脘,舌中属中脘,舌根属下脘”的说法。
舌色篇
1、正常舌
正常舌象的特征是:舌色淡红鲜明,舌质滋润,舌体大小适中,柔软灵活;舌苔均匀、薄白而润,简称“淡红舌,薄白苔”。
正常舌下络脉仅隐隐可见,呈紫红色线状,绝不粗胀。大多为单枝干,络脉直径最粗不超过2.7mm,长度大多不超过舌尖与舌下肉阜连线的3/5。
2、淡白舌
淡白舌多见于阳虚寒盛、气虚血少之证。本图舌色淡白,舌苔薄白而润,提示气血两虚。
3、枯白舌
舌色及龈、唇皆无血色,称为“枯白”。本图舌色枯白,舌干皱缩,无力伸出,是舌无神气的表现。提示精气衰败,病情危重。
4、红舌
红舌见于外感热盛或阴虚火旺之证。本图舌色较红,舌苔薄*,舌质纹理粗糙,提示气分热盛。
5、舌尖红
舌尖红多见于心火上炎,上焦有热之证。本图舌尖红赤起刺,其余部位淡红而润。提示上焦热盛。
6、红绛舌(1)
舌色深红,称为“绛舌”,为热盛之象。在外感病为邪热入营的标志;在内伤杂病阴虚火旺重症亦较多见。本图舌色深红偏暗,舌面有叶脉状浅裂纹,苔少。提示热盛、气血壅滞,正气已伤。
7、红绛舌(2)
本图摄自慢性胃火患者,舌色红绛,舌干无苔,舌面上有浅裂纹。提示内热炽盛,胃阴枯涸,胃气大伤。
8、红绛舌(3)
舌色红绛,舌面苔少,舌前部有较多红点(即菌状乳状充血),提示邪热炽盛,气阴两伤。
9、青紫舌
舌色青紫,由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本图患者为慢性支气管炎继发感染、肺气肿、心力衰竭,舌色紫暗,苔白腻。提示痰饮内停、肺肾气虚,血行瘀滞。
10、淡紫舌
淡紫舌多见于阳虚阴盛之证。本图患者为肺原性心脏病,舌淡紫,苔薄白而湿润。提示阳气不足,血行不畅。
11、淡紫淤堵舌
本图患者月经不调(痛经),舌色淡紫,舌上有较多紫色瘀点,舌苔薄白而润。提示阳气不足,寒凝血瘀。
12、紫红舌
本图患素体阴虚,舌红少苔,因肺部感染、心力衰竭,舌色紫而偏红,伴有发热、喘咳。提示邪热内盛,气血壅滞不畅。
13、绛紫舌
舌色红绛而紫,舌尖起刺,提示痰热壅滞。
14、瘀斑舌
舌有瘀斑或瘀点,均为血瘀之征。本图见舌边和舌旁有形态不规则瘀斑,是肝经血瘀的征象。
舌苔篇
正常舌苔是由胃气、胃阴上蒸于舌面而生成,病理性舌苔则是胃气挟邪气上蒸而成。《图谱》以苔色为纲,结合苔质变化,介绍各类常见的舌苔变化。
1、薄白润苔
本图为正常舌苔。苔质滋润,干湿舌中,透过舌苔能见到淡红舌质,称为“薄白润苔”。提示胃气旺盛,津液充盈。
2、薄白滑苔
舌苔上水湿过多,扪之湿而滑利,甚则伸舌涎液欲滴,称为“滑苔”,多为水湿、痰饮内停。本图舌面过于湿润,舌苔薄白,根略厚,舌体胖嫩,舌边齿痕。提示阳虚不运,水湿内停。
3、白腻苔
腻苔的特征是:苔质颗粒细腻致密,紧贴于舌面,刮之不脱,多因湿浊、痰饮、食滞所致。
4、白滑腻苔
本图患者为慢性支气管炎,舌苔白腻,舌上水湿过多,舌色淡紫,舌尖部有瘀点。提示阳气不足,痰饮停积。
5、白粘腻苔
腻苔上复盖一层垢浊滑腻的粘涎,称为“粘腻苔”。提示湿浊之邪较盛,脾胃阳气被遏。
6、白厚腻苔
本图患者为肝硬化腹水,舌色淡紫,舌苔白腻,中部较厚,提示体内阳虚阴盛,水湿停聚,血行凝滞不畅。
7、白厚松苔
舌苔由腻逐渐变松,颗粒变粗,浮堆于舌面,刮之能去,提示阳气来复,渐化寒湿阴邪。
8、白腻苔化燥
本图患者为慢性支气管炎,原为白厚腻苔,现舌上大部分白腻苔化燥,苔质干裂,舌中有一块苔剥落,边缘白苔尚未化燥。提示痰饮郁而化热,胃气、津液渐伤。
9、*腻苔化燥
本图为*腻苔满布舌面,舌苔的中前部腻苔正逐渐化燥,提示内热炽盛,湿邪化燥。
10、薄*苔
本图患者为呼吸道感染发热。舌质稍红,舌苔薄*,提示表邪入里,气分热盛。
11、*腻苔(1)
*腻苔多见于湿热、痰热、食滞化热、暑温、湿温、腑气不利等。本图患者为流行性感冒后,舌苔淡*厚腻,胸闷纳呆,提示湿热中阻,脾失健运。
12、*腻苔(2)
本图患者胆道感染,舌苔*腻,提示肝胆有湿热蕴结。
13、*腻苔(3)
本图患者为肝癌,舌质红,舌苔*厚腻,舌尖红点,提示湿邪与郁热交阻。
14、*粘腻苔
本图患者为肠梗阻,舌苔*腻,舌面上还罩着一层*色粘涎。是因腑气不通,湿浊之邪上泛于舌所致。
15、*滑苔
*苔亦可见于寒湿证,其特征是苔*而湿润多津,舌质胖嫩,舌色多淡白,或兼见舌边齿痕。提示阳虚,痰饮或寒湿内停。
16、*燥苔(1)
本图患者为肺部感染,舌苔由白转*(舌边尚有白腻苔残余),苔质干裂,舌红不鲜。提示疾病由寒湿化热、化燥,津液已伤。
17、*燥苔(2)
舌面十分干燥,舌苔*厚干裂,颗粒粗糙,舌前部有裂纹。提示邪热炽盛,津液耗伤。
18、*瓣苔
舌苔燥裂成瓣,色焦*,舌质红,有浅裂纹,是热盛伤津之征。本图舌上尚有白腻苔,表明原来的病邪为痰饮、湿浊等阴邪。
19、灰白腻苔
舌苔由白腻转为灰苔,多见于阳虚寒湿、痰饮等阴邪蕴结中焦,日久不化的病证。
20、灰*腻苔
本图患者为肺心病,舌苔灰*腻,舌色紫暗。提示湿浊痰饮化热,气血运行不畅。
21、垢腻灰苔
舌苔腻而胶结垢浊,苔色灰*,舌面上似有一层骯脏物质,称为“垢腻苔”。提示湿浊之邪较盛。
22、黑腻苔
本图患者为大叶肺炎,舌苔由白腻转为黑腻,苔质不干,舌质红绛,舌尖有点刺。提示湿浊之邪入里化火,内热炽盛,呈寒包火之势。
23、焦黑苔
本图患者为胆道感染,舌红而干,舌中根部苔黑而燥裂,舌两边尚有少许白腻苔。提示邪热亢盛,湿浊化燥伤津。
24、黑燥苔
本图摄于一胃癌患者临终前二天,舌苔黑而燥裂,根部黑苔长如黑毛,舌体卷缩,舌质枯白无华。提示阴液耗竭,内热极盛。
25、剥苔
舌苔剥落处,舌面光滑无苔,称为“剥苔”。提示胃阴、胃气已虚,或气血不足,不通续生新苔。
26、腻苔中剥(1)
本图患者为肺原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原为白腻苔,现舌中与舌前已部分剥落,舌两旁仍有*白腻苔,舌色青紫,提示痰热交阻,气血不畅,胃气已虚。
27、腻苔中剥(2)
舌苔白厚腻,又见剥苔,提示痰湿未化,胃气已伤,病属虚实夹杂。
28、类剥苔
本图患者为胃溃疡,舌苔多处剥落,剥落处舌面仍有新生乳头,称为“类剥苔”。提示气阴不足,舌苔复生较慢。
29、地图舌
地图舌是剥苔的一种,因剥落呈地图样,形态不规则,边缘稍凸起,部位时时转移而得名,亦是胃气、胃阴不足所致。多见于体质过敏者。本图是经过治疗后,剥苔处又长出新苔。
30、镜面苔
舌粘腻乳头萎缩,舌苔全部退去,舌面光滑如镜,称为“镜面舌”提示胃气、胃阴枯涸。多见于热病伤阴后期,内伤阴虚、气血两虚等证。本为红绛镜面舌,由热盛阴液枯涸所致。
31、无根苔(1)
舌苔浮于舌面,刮之即去,其下不能续生新苔,是由胃气、胃阴大伤,舌苔失养所致。本图患者为肝癌晚期,舌质红绛,舌面起刺,舌苔*浊,不刮自脱。提示内热炽盛,胃阴大伤。
32、无根苔(2)
本图是经揩舌后的舌象。舌中已有大部分颗粒状*苔被揩去,舌面上无新苔复生,提示胃气、胃阴已伤,病情较重。
33、薄白苔和*厚腻苔
(薄白苔)
(*厚腻苔)
舌象的动态变化,对于判断疾病的进退和转归具有重要意义。两图是同一患者在不同时间的舌象。疾病初起时舌苔薄白,数日后,邪渐入里化热,舌苔亦变为*厚腻。
34、*厚粘腻苔与
(*厚腻苔)
(薄白苔)
*厚粘腻苔为药物过敏,初起舌苔*厚粘腻,经化湿治疗后*腻苔已大部分退去(见薄白苔),提示湿浊已化。
舌部病变
1、舌糜(1)
(舌面)
(舌下)
本图患者为肺部感染、心力衰竭,舌光红偏紫,继则舌面和舌下出现白色糜点,有的融合成片,並蔓延到口腔其它部位,揩之即去,旋即复生。
亦有称“糜苔”、“霉腐苔”,提示气阴两伤,秽浊之邪泛滥。多见于久病正虚、胃气衰败的重病患者。长期使用抗菌素、激素等药物,亦可发生。
2、舌糜(2)
本图患者为肺原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伴肺部感染,因久病正伤,舌前半苔已剥落,舌面上出现白色凝乳样物。预后较差。
3、舌疮
舌上生出一个或多个表浅的*白色溃疡,周围充血,有疼痛感,称为“舌疮”。本病时发时愈,多由阴虚火旺、心火、胃热亢盛、气虚、阳虚等原因所致。劳累后每易诱发。
4、重舌
舌下血络肿起,好像又生一个小舌,与舌体重叠,称为重舌。多因心火上炎或外邪引动心火所致。
5、舌菌(舌癌)
舌边生出菌状恶肉,表面溃烂伴疼痛感,流出涎液极臭。是由心脾郁火、气结所致,属于舌部恶性病变。
6、舌菌(舌乳头状瘤)
舌上生出一个*豆大赘生物,无疼痛感,长期不溃烂,生长极慢,预后较好。
7、舌血管瘤
本图为先天性舌血管瘤。舌上有一肿块,色微紫,无不知感。是由舌部血络郁闭所致,无辨证意义,应与青紫肿胀舌作鉴别。
8、舌烂(舌癌)
本症好发于舌边缘中后部,初起舌边有一小溃疡,日渐增大,疼痛妨碍饮食,如溃烂及血脉,可引起大出血。
9、舌衄
舌上出血称为“舌衄”。可由心经蕴热、脾肾虚火上炎等原因引起。一般由实火所致者舌出血量多,常伴有舌体肿痛;由虚火所致者,则多见舌上渗血,而舌体不肿。亦可由气不摄血所致。
了解身体,从舌诊开始——《图解舌诊》告诉了我们什么
自从年底,闺蜜建议我看些“有用之书”开始,我构建自己的看书知识体系,其中最大的一块就是中医,主要是跟着陈允斌老师顺时生活,的任务是研究透罗大伦老师。第一本看的书就是《图解舌诊》,作为罗大伦老师的代表作,一贯传承了罗老师的风格,简易明了,通俗易懂。那么这本书究竟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一、舌诊的地位
是最全面、最简单、最合适普通人自己了解身体的方法
中医里面诊断有“望、闻、问、切”四种,书里认为闻、问两种比较没有那么全面,因为患者有时本身神经比较大条,对自己了解夜不深,对自己的感觉也有很大差别。切诊太专业,而且是一个靠经验的技术绝活儿,所以也比较难。只有望诊里面的舌诊是最直观的,最适合非医学专业人员的。因为舌头很特殊,舌头肌肉外边包裹的是黏膜,黏膜是半透明的,黏膜里面又有很多毛细血管。肌肉里面气血充盈的时候,尤其是血液充盈的情况下,透过半透明的黏膜是可以观测到的。所以血液丰富时,皮肤就呈淡红色,血液不充足的话,颜色就开始减退,因此舌头反应身体的情况是很灵敏的。
二、舌诊什么时候看?
舌诊的观察没有要求特定的时间,一天中的任何时候都可以,但要排除以下6种不准确的情况:
1、晨起不要看舌象。一般很多书上写早上起来看舌象最标准,但罗博士认为,因睡觉血液循环慢,和晚上睡觉时有可能张嘴打鼾等缘故,早上起来看的舌象都是假象。这可刷新了我的认知。
2、吃了有颜色的食物不要看舌象
3、饭后半小时不要看舌象
4、有色灯光下不要看舌象
5、吃了抗生素药物,化学添加剂后不要看舌象
6、月经期看舌象要说明情况。
三、舌诊看什么?
舌诊诊的是舌质、舌苔的颜色,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我们观察舌头,主要是观察舌质和舌苔。
舌质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经常通过舌苔没有覆盖的那一部分舌体来观察,主要观察舌质的颜色。正常舌质是淡红色的,跟我们的口腔黏膜颜色一样。如果舌质颜色朝淡白方向发展,代表人血虚或者体内有寒,阳气不足,有可能是气虚体质有湿气,血虚体质或者阳虚体质,也有可能是痰湿体质。如果舌质颜色变红,说明感染了外来热邪或是体内的热在增加。有可能是阴虚体质或者气郁体质。
舌苔是舌背上有一层薄白而润的苔状物,铺在舌体的中间,正常是薄白苔,边上的叫舌质。舌苔主要是看它的厚薄和颜色,
有时联合舌质一起来看,如果舌质发白舌苔过薄,说明胃气虚弱;如果舌质又红有没有苔,说明阴虚无论如何,舌苔没有了,说明正气没有了。而舌苔变厚,就说明外邪多了。比如舌苔又厚又腻,说明湿气过重。
有时我们单看舌苔自身的颜色,就会反应问题。比如舌苔基础颜色是淡白色,如果颜色变深,是得了外感,如果变厚、腻、*,是湿气过重。
总结来说:舌质相对比较稳定,舌苔特别灵敏,变化更多。我们日常生活中看的主要是舌苔的变化,是对比自己之前的舌苔,如果变白了,变*了、变薄了,变厚了都说明身体也发生了变化,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因此,舌诊的一个动态观察过程,不是观察一次就下结论的,要通过动态判定舌体朝哪个方向发展。
四、七种体质的舌象及调理方法
1、气虚体质的人舌象:
①舌头上有齿痕,舌苔厚,舌头圆、胖大——湿气导致的气虚
②舌头两边齿痕不明显,但中间裂纹明显,舌苔极薄或者没有舌苔——正气虚,尤其是脾胃之气虚
表现:
①脸色没光泽,体力差,容易神疲乏力②怕冷,怕被风吹,很容易感冒③吃东西容易腹胀④大便不成形
调理——经典补脾方
配方:怀山药90g,薏苡仁g,芡实30g
用法:以上药物研成粉末,每天一调羹,与小米熬粥。
叮嘱:坚持吃半个月到一个月,对补脾有显著效果
(这里的怀山药不是淮山药,淮山药是食物,怀山药是药食同源的食物,功效上有不同)
2、血虚体质的人舌象:
舌边上颜色很浅,说明有轻微血虚,舌苔没有吧整个舌头铺满,可以看到舌质的颜色非常浅,甚至有一点透明的感觉,是典型的血虚
表现
p>①短时间(1分钟)蹲下再站起来会头晕②容易疲劳③记忆力不好④身体凉热与外界环境一致⑤失眠,有的人会多梦⑥心力交瘁,总是不愿意思考事情调理:当归养血鸡汤
配方:当归6g,川穹3g,枸杞子6g,鸡肉一只
用法:先将鸡肉用热水汆一下,撇去血沫,然后将药物与鸡肉放在同一个锅里,放入清水在煲汤。此汤养血效果很好,特别是对于女性,经常服用,血虚的情况可以很快得到改善。
3、阴虚体质的人舌象:
没有外感的情况下,①舌苔薄或者没有舌苔,颜色是红的,②地图舌(舌苔剥落了一块或几块)
表现
①脾气大,脉搏跳动比较快②手脚心发热③睡不好,盗汗④大便干燥、尿*、腰膝酸软⑤嘴唇很红,有眼袋⑥易感冒,一感冒嗓子易肿⑦好动,耐性差
调理(针对成人)
配方:生地9g,沙参9g,麦冬9g,枸杞子9g,石斛6g,当归3g猪龙骨一节
用法:煲汤服用,一周即可
4、淤血体质的人舌象:
①舌尖有明显瘀点或舌质颜色发青或者偏紫(淤血即将要形成,但还没有形成)②舌尖和舌头两侧出现很多黑色或青色的瘀斑或瘀点,舌下两条静脉又黑又粗(说明淤血严重)③舌尖突然偏了,偏向哪侧则哪侧血液堵塞④女性舌上有淤血指证,嘴上汗毛很重,说明内分泌可能有问题
表现:
①记忆力差②身体很多部位出现瘀斑③经常感觉喉咙干④皮肤不光洁,干燥⑤皮肤上有血丝⑥身体某些部位常常疼痛
调理①治疗心脏瘀血小方
配方:三七粉、西洋参粉各0.5克。
用法:每天口服,用白水送下。
②骨折后的化瘀食方
配方:三七10克(或三七粉1~3克)、鸡腿骨五六根。
用法:把鸡腿上的肉剔掉,光剩骨头,当然,也可以稍微带一点点肉,用刀背将鸡腿骨捣裂,然后与三七(粉)一起煲汤,可以放入一点盐和佐料。用纱布过滤出汤,每天吃饭时饮用,坚持到骨折恢复为止。
叮嘱:此方孕妇忌用。
③治疗痔疮小方
配方:地龙50克(中药店购买)
用法:用食物粉碎机将地龙打成粉末(或者让药店打成粉末),然后放入锅内翻炒,待微微发*后闭火。每天温水冲服5克,如能装入胶囊服用更好。连用三天,如改善,用到五天即可
叮嘱:此方孕妇忌用
④调理气血虚弱、体内有瘀血,导致闭经的中成药方
在气血虚弱,体内又有瘀血的女性,很容易闭经。现在很多四十来岁的女性,就已经没有月经了。如果您可以确定此时的闭经不是因为生气导致的(需要请专业的医生确认),而是气血虚弱引起的,就可以用这样的周期调理的方法。
用法:平时可以服用同仁堂的中成药“八珍益母丸”,月经前三天停止服用,开始服用“益母丸”,持续整个月经期,一直到月经结束,月经过后,平时再服用“八珍益母丸”养血。按照这个周期往复。
5、阳虚体质的人舌象:
与血虚很像,但阳虚的人,舌苔是白的,舌质很淡,舌头都不是红的,看上去比较苍老,而血虚的舌象淡白,看上去比较淡嫩
表现:
①怕风、怕冷,尤其以腹部、下肢为主②面色苍白没有血色③小便很频,尿清长,尿液很多,性欲减退④腹部、胃部遇冷则痛
调理:
中成药①肾阳不足——金匮肾气丸②老人起夜次数多——金匮肾气丸③一沾凉东西就胃疼——附子理中丸
6、痰湿体质的人(湿气滞留在人体以后凝结成痰)舌象:
①舌头上有水液,看上去很黏腻,让人感觉不干爽,舌头中间的沟也很明显——有三高。②舌苔刚开始*腻——已有痰湿;③舌苔有裂纹、厚腻且集中在舌头后半部——痰湿④舌苔厚腻,舌质红——营养过剩,痰湿,不能补
表现:
①吃得过多,吃得过好②经常要“应酬”的人③经常吃夜宵的人④液体摄入过多
调理:
千年祛湿化痰古方“温胆汤”
配方:茯苓30g,陈皮6g,法半夏6g,竹茹6g,枳实6g,灸甘草6g
用法:上述药物放入水中,熬开锅30分钟,将药汁分成两份,早晚对温水泡脚,每次20分钟,水温不要太热,水淹过脚面就可以了。
7、气郁体质的人舌象:
舌头是尖的,发红(即使舌头上边白苔很厚,把整个舌头都铺满了,但舌形是尖的,也是气郁)
表现:
①口苦口干,咽喉干②眩晕③胃口不好,不想吃东西④一会儿冷一会儿热⑤恶心,反酸水,向上返气⑥胸闷心悸心脏跳动异常⑦肋骨里面有胀疼的地方⑧失眠多梦
调理:泡脚
配方:柴胡6g,*岑6g,法半夏6g,*参6g,灸甘草6g,茯苓30g,煅龙骨30g,煅牡蛎30g,珍珠母30g,桂枝6g,郁金6g,远志6g,香附6g,生地6g,白勺6g
用法:将上述药物放入水中,熬开锅40分钟,将药汁分成两份,早晚兑入温水泡脚,每次20分钟,水温不要太热,水淹过脚面就可以了
叮嘱:1孕妇忌用2一般泡一周为一个疗程,泡三周应该就不必再泡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