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带角化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昆明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学术快讯19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可以根除吗 http://m.39.net/pf/a_4603724.html

CSD

毛发学组

年6月21日14:00-17:00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月季厅进行了以毛发为主题的专场学术会议。随着近年毛发领域科学研究技术的发展,皮肤科学者们在一个个课题上获得了可喜的成果。本场特邀张建中教授、范卫新教授和伍津津教授担纲主持为大家指点迷津。

近年来,我国毛发基础研究和临床诊疗工作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范围其广,涉及了各个疾病亚方向。医院皮肤科主任张建中教授为我们进行了题为“斑秃指南解读”的精彩开场。斑秃是一种多发生于中青年、严重影响美观的非瘢痕性脱发性疾病,虽不致命,却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重大影响。我国患病率约0.24%。张建中教授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分型及分期、各期的检查及病理等多个维度,全面地为我们深度解读了斑秃指南。张建中教授以大量生动的临床病例,形象地讲解了斑秃诊断及相关鉴别诊断的重点。以丰富的临床经验,统摄后具体地详述了斑秃的外用及系统治疗方案。

来自南京医院皮肤科的范卫新教授,介绍了各种可用于临床图片采集的相机、参数及价格,着重强调了照片的完整性。范教授指出毛发部位的拍摄是普通皮损的延伸,其特点在于受光线影响大,对技术要求高。具体拍摄时,需根据拍摄目的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设备、背景、姿势及光源等。最后范教授为我们介绍了作为皮肤科重要辅助检查手段的皮肤镜的摄影技巧。

来自中山大学一附院皮肤科的章星琪教授为我们分享了斑秃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章教授从斑秃的临床及病理表现和目前关于发病机制的几种理论入手为我们铺陈了斑秃的背景。继而分别从病理改变、免疫病理和细胞因子、皮肤镜、临床疗法的选择、与尘螨过敏的关系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本研究的几个层次。最后,章教授提出了斑秃的临床现象和问题。

来自医院的伍津津教授有多年从事毛发基础研究的深科研积淀,他为我们深度讲解了“毛囊重建的研究进展”,分享了自己在毛乳头细胞的分离培养方面的经验和体会。伍教授首先为我们分析了在分离、收集和培养毛乳头细胞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继而讲解了显微解剖后胶原酶消化法和由其在国际上首创的二步酶分离培养毛乳头细胞的技术,并介绍了毛囊重建与组织工程技术。

近年来的研究提示,前列腺素类物质对毛发生长发育等生物学行为有调节作用。来自中国医院皮肤科的徐子刚教授为我们介绍了“前列腺素与毛发相关疾病作用的研究进展”。徐教授首先阐明前列腺素类似物的生化及生理作用,介绍了Bimatoprost疗效优于Latanoprost,总结了不同前列腺素类物质对毛发不同机制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FDA批准的临床用于治疗睫毛稀疏症的小分子有机物——比吗前列腺素。最后对毛发相关疾病治疗新靶点及新药开发进行展望。

来医院皮肤科的马李智为大家介绍了雄激素性脱发患者生活质量调查的研究。研究共纳入了位患者,根据DLQI量表对AGA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并进行描述和相关因素分析。

来自福州大学生命科学研究所的乐志操为我们带来“从放化疗脱发揭示毛囊的损伤修复反应”,乐教授首先概述了毛发发育与再生的研究方向及动物模型,接着介绍了化疗脱发的全基因组表达分析,具体分析了Shh信号通路在毛发和羽毛中的特征。提出了化疗损伤的新机制及生物学基础,介绍了毛囊辐射损伤理论,并通过小范围测试进行了验证。

来自浙江大医院皮肤科的王晗医生为我们带来了“脂溢性脱发的皮肤镜特点”。王医生首先介绍了皮肤镜的多个属性及其在毛发观察中的所见接下来以疾病为线索分病程介绍了其在镜下的特征性和非特征性特点及其鉴别诊断。王医生指出,常见脱发疾病具有与病理改变相关联的特征性皮肤镜征象,临床可用于脱发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活检的几率。

通讯员:刘硕硕医院

儿童学组

6月21日下午14:00,继续医学教育儿童学组专场如期举行,吸引大量与会同道前来参加。本场内容丰富,特邀首都医科医院马琳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涂亚庭教授、医院李萍教授担任主席。

首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学中心陈戟教授讲解了儿童特应性皮炎长期管理的问与答。强调了根据AD病情的分级决定治疗策略,介绍了AD在衣食住方面的居家护理、合理选择润肤剂及如何止痒。并讨论了AD是否需要用抗生素、AD是否可以预防、益生菌、维生素D的使用等重要问题。对临床实际工作很有帮助。

随后,首都医科医院邢嬛教授对以白癜风为代表的儿童色素减退性皮肤病的鉴别诊断进行了专题演讲,讲解了阶段性白癜风、早期白癜风、伍德灯检测的特点,并与无色素痣、伊藤色素减少症、结节性硬化症、斑驳病、贫血痣、硬化性苔藓、花斑癣、白色糠疹、副银屑病、色素减少性蕈样肉芽肿的鉴别诊断。实用性强,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师对色素减退性疾病的诊治水平。

中国医院韩秀萍教授分享了儿童斑秃的诊治,从流行病学、基因学、分型、鉴别、皮肤镜特点辅助诊断、治疗方案(外用激素、米诺地尔、局部免疫治疗、系统治疗、替代与心理治疗)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首都医科医院徐子刚教授对儿童银屑病的诊疗进展进行了专题演讲,对寻常型、关节型、脓疱型银屑病的特点、治疗进行讲解。对脓疱型银屑病的遗传学发病机制进行了探讨(IL36RN、CARD14、AP1S3基因突变)。介绍了阿维A、TNF因子拮抗剂、IL-1受体拮抗剂、甲氨蝶呤等治疗药物特点及各型银屑病的治疗方案。内容详实,有很好的临床指导意义,引发讨论,受到与会同仁一致好评。

上海交通大医院郭一峰教授带来了儿童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专题演讲。详细阐述了血管炎的分类、亚型、发病机制、各型临床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内容丰富,条理清晰,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师对血管炎的诊疗水平。

之后,医院李萍教授分享了婴儿血管瘤的规范治疗-如何达到最佳美容结局,针对不同类型不同严重程度血管瘤采用不同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为临床诊疗提供很好的思路及规范。

医院舒虹教授带来了皮肤镜对婴幼儿血管瘤治疗的临床观察,提供了很好的临床经验及辅助监测手段,为临床医生优化治疗血管瘤提供客观依据。成医院路遥教授探讨了皮肤镜在儿童皮肤病中的应用,病例丰富,内容精彩。

本场学术内容详实精彩,会场内座无虚席,热烈讨论,促进儿童皮肤科医师整体学术水平提升。

通讯员:杨舟首都医科医院皮肤科

激光技术应用研究中心成立

今天下午4:30分在滇池国际会议中心“丁香厅”,激光学组工作会议之后举办了“激光技术应用研究中心”成立授牌仪式。第一批共入选了24家全医院,其中4个首席单位,10个PI单位,10个成员单位。成立会议有幸邀请医院陆前进教授为4个首席单位负责人授牌。同时,陆主委做了简短的发言,对新成立的“激光技术应用研究中心”以及首批入选的24家医院单位表示祝贺,分析了皮肤激光医疗美容市场的发展前景,鼓励大家积极做好本职工作,在*娅教授的带领下把激光学组及研究中心的工作做好,出更多的成果,更好的为临床和患者服务。随后,*娅教授、李承新教授、卢忠教授、李远宏教授、周展超教授等分别为10个PI单位和10个成员单位授牌并合影留念。授牌仪式后,激光学组秘书夏志宽副教授宣读了研究中心的申报流程以及遴选标准,*娅教授对后期研究中心的工作任务进行了部署。

通讯员:医院

治疗学组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四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继续教育栏目治疗学组于年6月21日在重庆滇池国际会议中心杜鹃厅隆重举行。会场上大咖云集,会议内容精彩纷呈,内容丰富,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详细解读了皮肤病治疗的国际指南与药物应用。探讨了临床研究实施和有效性分析等方面的内容。皮肤科同道们齐聚美丽春城昆明,共享了一场关于皮肤病治疗的学术盛宴。此次会议由高兴华教授、白莉、于建斌教授共同主持。

在高兴华教授精彩的开场致辞之后,会议正式开始。第一位讲着是来自中医院的曾凡钦教授,曾教授向大家介绍了“皮肤红斑狼疮制剂治疗的现状”。首先,曾教授向大家介绍了红斑狼疮诊疗总体现状,包括生物靶向治疗、药物治疗、其他治疗、细胞治疗等多种治疗方式。但随着红斑狼疮发病机制面纱的层层揭晓,生物制剂靶向治疗具有安全,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高等独特优势,相信通过曾教授的介绍大家一定会对红斑狼疮生物制剂治疗有更深入的认识吧。

接下来是医院的谢志强教授为大家详细解读了“英国全身瘙痒指南简介”。全身瘙痒不仅与皮肤疾病相关,与很多系统疾病也密切相关。谢教授特别强调了全身瘙痒的系统检查,瘙痒症诊断和管理的重要性,针对性药物应用。为皮肤科医师在瘙痒症的诊疗工作具有很大指导意义。

紧接着,来医院的许爱娥教授,向大家介绍了“白癜风治疗指南(版)解读”。许教授重点介绍了白癜风治疗指南(版)的新亮点,包括临床特征,白斑面积计算、评分系统的使用、病期评估。许教授同时还教大家学习了白癜风评分系统和严重程度计算。在许教授生动,全面的讲解下大家对版白癜风治疗指南有了全面认识和更深入的理解。

接下来是来自安徽医院的张安平教授。张教授向大家介绍了“痤疮丙酸杆菌耐药与应对策略”。痤疮发病与痤疮丙酸杆菌密切相关,张教授从基础到临床细致深入的介绍了痤疮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抗痤疮丙酸杆菌是痤疮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随着抗生素广泛使用,抗生素疗效逐渐减低。张教授向大家介绍了系统的痤疮诊疗方法,特别是针对中重度患者的管理和用药。

随后是医院的王俐教授向大家介绍了“Poly:C促进伤口愈合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王教授及其团队首先在小鼠模型上证实了Poly:C可以促进伤口愈合,上调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作用。Poly:C外涂也可以促进激光损伤后人表皮愈合。王教授的报道开拓了视野,为今后皮肤伤口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接下医院的张莉教授向大家介绍了“说长道短-生物制剂”。张教授以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了生物制剂发展史和目前在银屑病中的应用,比较了生物制剂与维A酸,环孢素等传统药物的在银屑病治疗中的优缺点。生物制剂虽然具有安全性高,疗效好,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但同样也具有抑制免疫,价格昂贵,患者依从性差等缺点。张教授教大家正确理解生物制剂适应症,最大程度让患者收益。

紧接着来自山西医院的白莉教授“沙利度胺的前世今生”。随着人们对沙利度胺全面了解,沙利度胺已不再被认为是一种*性药物,其广泛应用于皮肤疾病,如变应性血管炎、扁平苔癣、白塞病、结节性炎症。白教授通过对沙利度胺在多种疾病病例对照研究的分析,向大家详细讲解了沙利度胺在多种皮肤疾病中应用,扩展了人们对沙利度胺的新认识。

随后是,来医院的李铁男教授向大家介绍了“酒渣鼻非药物治疗的探索和感悟”。李教授向大家介绍了酒渣鼻的分类和治疗。针对炎性红斑、毛细血管扩张、鼻赘等不同类型酒渣鼻。详细介绍了手术治疗的方法及要点。让大家了解了酒渣鼻的手术治疗的要领。

接下来医院的段西凌教授向大家介绍了“皮肤病外用药物的合理应用”。外用药物治疗是皮肤科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段教授通过一例大疱类患者的病例报告,强调了外用药治疗的重要性。与系统用药相比,外用药具有*性低,副作用少,花费少等优点。段教授通过对银屑病、痤疮等疾病临床研究的讲解,介绍了外用药在银屑病和痤疮治疗和维持治疗的具体用药要求。段教授由浅至深,层层深入的讲解,让大家对外用药的治疗有了深刻理解。

紧接着,来自医院的陆春教授向大家介绍了“四环素类药物在皮肤科的应用”。陆春教授强调,四环素类药物是一类历史悠久的广谱抗生素。具有抗菌、抗炎及免疫调节等多种作用。四环素在皮肤科临床中,不仅可以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而且还可用于非感染性疾病,以及一些少见病例。另外,陆教授还深入分析了四环素治疗玫瑰痤疮、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机制,让大家对四环素的适应症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来自医院的姜启君向大家介绍了“变应免疫治疗的有效性和风险评估”。

姜教授首先向大家讲解了脱敏治疗是变应性皮炎的常见治疗方法。包括皮下脱敏治疗和舌下脱敏治疗。通过对数篇Meta分析的讲解,以及对本科室病人的分析,认为舌下脱敏治疗更为安全。为大家以后的开展脱敏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建议。

医院的李颖平教授向大家详细介绍了“中国桃花源地域例带状疱疹患者流行病学及中西医干预疗效的回顾性分析”。李教授及其团队对纳入研究的患者进行了科学设计和纳入。比较桃源地区带状疱疹患者年龄、性别、发病部位、发病季节等方面的差异。医院开展临床研究提供了范例,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最后是来自中国医医院的韩大伟教授,向大家介绍了“紫外线治疗早期蕈样肉芽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单中心回顾研究”。韩教授通过对皮肤科门诊进行紫外线治疗的蕈样肉芽肿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发现紫外线对治疗早期蕈样肉芽肿具有独特优势,让大家对蕈样肉芽肿的治疗有了新认识,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提供了指导。

通讯员:牛雪丽中国医院

真菌学组

年6月21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四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还未正式拉开帷幕,继续医学教育的真菌学组专场会议已经迫不及待的跟全国皮肤科同仁见面了。

由温海、刘维达、席丽艳教授担任本场主席,邀请了刘维达、余进、刘伟、潘炜华、席丽艳、冉玉平、李福秋、曾跃斌、杨瑞、张公杰、李美荣、张振颖、韩阳、徐艳全国各地真菌学专家进行了讲演。就抗真菌药物、真菌*力、真菌病诊断、基因水平改变等各方面的基础及前沿进展进行了介绍。

第一位讲者是中国医院的刘维达教授,他讲述了经典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从最经典的抗真菌作用到近年来广泛研究的抗炎抗肿瘤作用都做了详细的介绍,开拓了大家的眼界。

医院的余进教授带来了以《新型检测技术助力真菌感染性皮肤病的诊断》为主题的内容,包括荧光染色技术、免疫组化技术、MALDI-TOFMS、分子诊断技术,为临床医生更准确的诊断真菌病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随着曲霉感染的增多、耐药菌株的增长,对曲霉耐药性的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医院的刘伟教授带来了病原性曲霉的耐药性研究为主题的讲演。就标准真菌药敏实验方法、临床分离耐药曲霉、耐药曲霉相关基因等内容给皮肤科医生做了介绍。

皮肤癣菌病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浅部真菌病。来自医院的潘炜华教授就皮肤癣菌感染的高通量诊断芯片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皮肤癣菌感染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的诊断方法。

中医院席丽艳教授多年来致力于暗色真菌病的研究。今天她为大家带来的是《着色霉的黑素与*力研究》。而这类真菌的*力因子是其致病的重要因素。席教授的讲演即集中于*力因子的一种--黑素的相关研究。

皮肤镜是皮肤科中常用的辅助诊断仪器,近年来在皮肤科中广泛使用。医院的冉玉平教授就皮肤镜-真菌在真菌性皮肤病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包括马拉色菌毛囊炎、真菌性角膜炎、足癣、体癣、毳毛癣等各种真菌性皮肤病中的应用。为临床医生使用皮肤镜提供了大量的资料支持。

孢子丝菌病是中国北方常见疾病,来自吉林大学第二大学的李福秋教授是孢子丝菌病的专家。她就孢子丝菌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接下来曾跃斌、杨瑞、张公杰、李美荣、张振颖、韩阳分别就白念珠菌药物敏感性、Majocchi肉芽肿中新突变、交链格孢霉致脓癣、外生殖器真菌感染分析、孢子丝菌酵母相转变的转录组研究、糠秕马拉色菌培养上清对表皮葡萄球菌的影响和PAS和荧光染色对诊断皮下真菌病的比较进行了讲演。

下午的学术内容丰富实用,对指导广大皮肤科医生对真菌性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受到了广大同仁的欢迎。讲演结束了参会人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升了参会人员的相关知识水平。

让我们期待接下真菌性皮肤病的更多专业知识和前沿进展的内容。

通讯员:游医院

病理学组

年6月21日下午14:00,年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四届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病理学组学术活动正式拉开序幕,第一场为继续医学教育专场,本栏目以普及皮肤病理诊断技术为宗旨,该专医院柳曦光教授、医院晋红中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长征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余名代表参加本次大会。

首先由医院施为教授向大家讲授了“感染性肉芽肿临床病理诊断线索”,施教授从分支杆菌、非典型性分支杆菌、真菌、梅*、马尔尼菲青霉菌等不同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肉芽肿的临床及病理特点讲起,指出感染性肉芽肿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存在共同点,但也各有不同之处,病理检查、特殊染色、微生物培养、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等对感染性肉芽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位讲者来自晋红中教授,晋教授讲授了“非感染性肉芽肿临床病理诊断线索”,与施为教授的“感染性肉芽肿临床病理诊断线索”并称姊妹篇。晋教授将非感染性肉芽肿分为栅栏状肉芽肿、结节病样肉芽肿、弥漫性模式等三种模式,分别讲解了环状肉芽肿、环状弹性纤维溶解性肉芽肿、类风湿结节、类脂质渐进性坏死、结节病、皮肤克罗恩病、肉芽肿性唇炎、*瘤、幼年*色肉芽肿、网状组织细胞增生症等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并总结出重要的诊断思路。

*长征教授作为第三位讲者,为与会代表带来题为“常见皮肤良性血管源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诊断”专题报告,*教授以大量的临床皮损及病理照片展示和讲授了血管内乳头状内皮细胞增生、婴儿血管瘤、血管角化瘤、上皮样血管瘤、动静脉血管瘤、血管球瘤、丛状血管瘤、鞋钉样血管瘤等临床病理特点,让与会代表对良性血管性皮肤肿瘤有了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第四位讲者医院曹双林教授,曹教授的专题讲座题目为“汗腺肿瘤的临床病理诊断”。曹教授以小汗腺分化和大汗腺分化为分类标准,分别讲授了小汗腺汗孔瘤、单纯性汗腺棘皮瘤、真皮导管瘤、小汗腺汗囊瘤、小汗腺汗孔癌、汗腺瘤、圆柱瘤、皮肤混合瘤等大小汗腺良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诊断线索。

第五位讲者医院的常建民教授,常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嗜酸性粒细胞性血管炎”专题报告。嗜酸性粒细胞性血管炎是近年来新提出的一组疾病,常教授详细讲授了复发性皮肤嗜酸性粒细胞性血管炎、复发性皮肤嗜酸性粒细胞性坏死性血管炎、面部肉芽肿、变应性肉芽肿、荨麻疹性血管炎、持久性隆起性红斑、Bechet病等一组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真性血管炎疾病,让与会代表对此组疾病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随后,中国医院孙建方教授为与会代表带来了“皮肤组织细胞肿瘤的分类及临床病理”,孙教授以风趣的语言首先讲授了不同组织细胞之间的演变,以S-、CD1a、Birkeck颗粒以及组织细胞是否为泡沫细胞将组织细胞疾病分为五大组,并分别讲授了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先天性自愈性网状组织细胞增生症、未定型组织细胞增生症、窦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幼年性*色肉芽肿、各种*瘤、多中心性网状组织细胞增生症、良性头部组织细胞增生症等疾病的临床病理诊断线索,孙教授以极其总结性的语言让与会者对组织细胞肿瘤有了整体的掌握。

接下来,柳曦光教授为我们带来了一组新的疾病——“IgG4相关性疾病”的专题讲座,柳教授从IgG4相关性疾病的定义讲起,讲解了此病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标准、鉴别诊断、治疗等,详细讲授了米库利兹病的诊疗,最后以亲自诊断的IgG4相关性疾病为展示,让与会者更加深刻的认识了这组IgG4相关性疾病。

最后,精选的自由投稿讲者西安医院赵丽红、上海交通大医院吴冠儒、医院刘梅等分别讲授了皮肤浆细胞增生症、疱疹样天疱疮、水疱型毛母质瘤等疾病的病例分析。

最后,*长征教授作了简短总结,精心选择和准备的专题必将为与会临床医师和皮肤病理诊断医师提供常见和疑难皮肤病的诊断思路。接下来,病理学组还有黑素瘤、淋巴瘤、皮肤病模仿大师等三个专场,让我们共同期待更多的精彩。

通讯员:张德志*医院

免疫学组

6月21日,正值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四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报到日,年会的学术盛宴还没有正式拉开帷幕,下午14:00会场牡丹厅,由免疫学组组长王刚教授主持的免疫学组继续教育专场会议已迫不及待的跟大家见面了。

继续教育免疫学组会场,王刚教授、孙青教授及熊瑛教授主持会议

本次继续教育课程,免疫学组的各位委员以“免疫性皮肤病的诊疗进应用及进展”为主题,由来自南医院的杨斌教授、医院的冯爱平教授、医院的孙青教授、医院赵作涛教授、医院宋志强教授、医院施辛教授以及重庆医院李惠教授结合自己的临床诊断体会、用药经验、研究成果以及国外最新研究进展,对特应性皮炎、慢性荨麻疹、嗜酸性皮肤病、药疹以及职业病等自身免疫相关性皮肤病进行了系统介绍,尤其是对这些常见疾病的临床特点、用药选择的难点及热点做了全面详细的讲授,内容实用,贴近临床,吸引了众多皮肤科医生到场聆听并展开了热烈讨论。

免疫学组委员精彩的学术报告

值得一提的是本场授课中,我国朗格汉斯细胞功能研究的主要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洪铎院士惊喜现身,并进行了“我们关于朗格罕细胞的研究”的精彩介绍,掀起了本场报告的高潮,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陈洪铎院士惊喜现身,展示学术成果

学术报告结束后,组长王刚教授组织全体委员召开了学组工作会议,总结了本届学组的工作情况。

免疫学组会议

通讯员:俞晨空*医院

美容学组

“四季看花花不老,一江春月是昆明”,年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术年会在昆明拉开了帷幕,6月21日下午14:00-17:00,继续医学教育的美容学组专场会议开始了学术盛宴。本次美容学组的继教以“皮肤屏障、激光治疗、皮肤组织特点及护理为主题”,由医院赖维教授、天津市医院张峻岭教授、医院熊霞教授担任主持,栏目内容丰富全面,不仅有中国皮肤学界大咖朱学骏教授、马琳教授、涂彩霞教授、熊霞教授、杨智教授、涂颖博士、王银娟博士从儿童到老年人、从乳酸刺激试验到活体物质透皮吸收率检测方法、从敏感性皮肤到痤疮的最新基础研究、临床治疗、皮肤护理等方面进行了精彩演讲,还有美籍华人蔄茂强教授、陈宗胜教授、意大利皮肤界大咖Morganti带来的表皮通透屏障与炎症性皮肤病、美国皮肤科医生的培养、有价值的皮肤生态组织等前沿,会场听众收获颇多,并展开了热烈讨论,对广大皮肤科临床医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讯员:杨建婷昆明医院

遗传学组

年在美丽春城举办的皮肤科学术年会还没有正式拉开帷幕,6月21日下午14:00,继续医学教育的遗传学组专场会议就已经带着精彩纷呈的内容迫不及待的与大家见面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对此感兴趣的学者们齐聚一堂,大家热情洋溢,共同期待此次会议的相互学习与交流。

张福仁教授、杨勇教授和刘红教授共同主持会议

首先发言的是李春英教授,她分享了肢端黑素瘤遗传易感性及体细胞突变研究新进展的经常报告,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系统阐述了肢端黑素瘤的遗传易感性和体细胞突变方面的最新研究内容。随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姚永刚教授带来了题为MissensevariantsinHIF1AandLACC1contributetoleprosyriskinHanChinese的发言,对近期该团队发表在AmJHumanGenet关于麻风的外显子测序研究进行了总结和报告。医院满孝勇教授的发言题目为银屑病的蛋白质组学,对目前银屑病蛋白质组学及转录组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并报告了团队对银屑病表皮的蛋白质组学结果,总结蛋白质组学是银屑病研究的重要方法。中医院的张亮春教授介绍了《银屑病:遗传+免疫,后时代临床效应》,针对银屑病的遗传和免疫学,以及脓疱型银屑病临床分型与基因突变的关系等临床相关研究进行了报告,她指出绝大多数银屑病易感基因与天然与主动免疫有关,而遗传与免疫方面的交叉研究,对脓疱型和关节型银屑病的诊断提出了挑战,也将对银屑病患者的精准、个体化治疗提供客观依据。医院赵明教授带来了《MicroRNA-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的报告,介绍了其团队对microRNA在银屑病细胞及动物模型中的调控机制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证实了microRNA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与其作用机制。医院刘红教授的发言题目是Genome-WideAnalysisofProtein-CodingVariantsinLeprosy,主要对麻风的遗传学最新进展进行了报告,并对其团队最新的外显子芯片研究进行了介绍。

会议的后半部,医院的尤家宝博士带来了题为《中国汉族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致病基因研究》发言,综合该团队近年来在脓疱型银屑病的遗传学研究成果,介绍了中国汉族脓疱型银屑病各临床表型与IL36RN等易感基因之间的相关性。医院的唐羚洁医生针对shrpin基因在IL33/ST2通路在特应性皮炎中的作用进行了报告。安徽医院的唐利利医生介绍了团队前期对CYP2S1基因在银屑病甲基化中的作用,提示了该基因过表达与凋亡之间的关系。上海交通医院皮肤科的方伟医生带来了一例长岛型掌角化病及其SERPINB7突变的报告。医院的杨建强教授报告了一例罕见的耳聋-掌跖角化症(VOHWINkel综合征)及其GJB2基因突变。中国医院的陈燕清医生报告了一例伴睑缘黏连的Ruthmund-Thomson综合征。西安医院的郑义医生报告了一例伴NOD2/CARD15双突变的blau综合征。中国医院的吴英达医生报告了皱褶部网状色素异常的研究进展。安徽医院的朱正伟医生介绍了该团队发现HLA-DQB1氨基酸87与DQB1*与中国汉族种群SLE相关的研究成果。南医院的吕萍医生带来了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患者进行OSMR基因突变分析的报告。医院邓永琼医生报告了一例伴有GJB3复合杂合突变的可变性红斑角化症家系。医院的徐学刚医生分享了世界第六例报道的Penttinen型早老综合征1例。

通讯员:孙勇虎岳振华医院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阅读

第十五期全国激光美容与抗衰老新技术学习班(邀请函)

这些关于护肤的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你信了吗?

儿童防晒那些事

痘痘里面挤出来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要使用医学护肤品?

激光祛斑后为什么会反黑?

要面诊、要面诊、要面诊,重要的事情说三次!

杨教授,我身上没长东西,就是痒,怎么回事啊?!

涨姿势:护肤品中有效的保湿成分,到底有那神秘?

喜欢就点赞吧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